最近杭城气温明显下降,下周将迎来“断崖式降温”,天气预报显示,本周日杭州气温预计最低0℃以下。
今早5时,杭州气象台还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。
via19楼网友@怡然理顺
昨天杭州的最高气温达到25.3℃,打破历史上杭州站12月中下旬最高纪录。一边热破纪录,一边寒潮预警。
杭州市气象台2023年12月14日16时05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:
预计今日(15日)早晨起寒潮将影响我市,有一次剧烈降温、偏北大风和雨雪天气过程。14-17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5~17℃,17日早晨最低气温平原地区-2~-5℃,有冰冻,山区-5~-8℃,有严重冰冻;15-16日最大偏北风平原地区6~8级,山区和湖面8~9级;15日夜里到16日早晨平原地区有小雨局部小雨夹雪,山区有雨夹雪或雪。19-20日还将有一次冷空气影响过程。未来一周(15-21日)气温持续偏低。请注意防范寒潮天气剧烈降温对能源保供、人体健康以及大风对城市运行、设施农业及户外构筑物等的不利影响。
浙江发布冰雪灾害防范应对紧急通知
浙江省气象部门发布寒潮警报:12月15日-17日寒潮将自北而南影响我省,带来剧烈降温、大风、降雨和山区小雪天气;20日前后还有冷空气影响,我省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,部分地区低温冰冻风险较高。省自然资源部门发布海浪蓝色警报:15日傍晚舟山、宁波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蓝色。为切实做好近期冰雪灾害防范应对,特紧急通知如下:
一要强化思想认识,压实工作责任。
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牢固树立系统思维、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充分认识冰雪灾害涉及行业部门多、次生衍生灾害链长、对经济社会影响大范围广等特点,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,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。要强化灾害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党政领导、政府监管责任落实,增强风险意识,拧紧责任链条,科学指挥调度,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二要加密会商研判,加强联合值班。
各地要充分发挥减灾办统筹协调作用,加强联合会商,系统评估冰雪灾害对交通、电力、通讯、建设、农业等行业领域的潜在影响,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。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,启动应急响应的地区要参照防汛防台“1833”联合指挥体系有关要求,开展联合值班会商、预警“叫应”和抽查督查。
三要突出防范重点,全面落实措施。
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重点关注灾害性天气对交通、城市运行、海上等影响,必要时按照预案果断采取“五停”措施,全力以赴做好“五保”(保安全、保畅通、保供给、保民生、保稳定)工作。要组织好煤油气等重要能源的调度和储备计划,确保能源保障安全;要加大对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力度,严防发生因低温寒潮引起的人员伤亡;要强化路面执勤力量指挥调度,及时采取交通引导和道路管控措施;要加强供电、供水、供气、通讯等各类设备线路的巡检巡查和故障抢修,全力做好保供工作;要指导公共交通及时调整运输计划和班次,防止大面积道路拥堵和旅客滞留;要加强市场监测,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和价格平稳;要指导做好农业设施加固和农作物防寒防冻,督促海上所有渔船于12月15日16时前到港避风,休闲渔船停止营业,海上养殖人员全部撤离上岸;要按照《浙江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》要求做好寒潮引发的海上风险防范应对工作。各地要结合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督导检查,深入镇村、生产企业开展冰雪灾害防御风险隐患排查,指导基层、企业落实应急预案和相关防御措施。要高度关注山区冰冻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,及时采取管控措施。
四要及时发布预警,有效管控舆情。
要加强联动,及时通过广播、电视、手机短信、互联网等渠道,发布寒潮、暴雪、道路结冰、海上风浪等预警信息,提高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风险防范意识,合理安排周末外出。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,增强全社会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;同时密切关注网上信息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。
五要做好救灾准备,及时报送信息。
各地要建立健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,及时掌握各类灾险情及“五断”等信息,做好应对。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指导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备勤,提前备足各类除雪、融雪、防雪装备物资,向重点地区、重点区域、重点路段提前预置。重要信息把好“前道+后道”关,确保“一个口子统、一个口子出”。
来源:杭州天气、浙江应急管理、都市快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