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汉安堂

查看: 1320|回复: 7

隆昌骄傲 云峰三绝!

[复制链接]

19

主题

0

听众

156

积分

Rank: 3Rank: 3

经验
107
金币
73
奖励金
0
注册时间
2015-12-3
发表于 2016-1-4 11:56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超級賽亞人 于 2016-1-4 12:27 编辑


 云峰塔位于隆是县城东南郊外约1千米云峰关东侧,海拔396米高的白塔山上,俗称白塔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(公元1465——1487),重建于清道光二年至七年(公元1822——1827)。
  云峰关素为旅游胜地,凡初游云峰关之人,无有不登云峰塔者。至塔顶,可尽览金鹅风光,楼峰胜景,巴蜀古驿道蜿蜒逶迤,石锣、石鼓相映成趣。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至此,便会触动文思,于是泼墨挥毫,笔走龙蛇,吟诗作赋。隆昌历任知县,也钟情于云峰塔,专以云峰塔为景题诗者不在少数。其中以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年(公元1761—1765)任隆昌知县的黄文理所作《云峰塔碑诗》最具有代表性,其诗云:
  云峰突起压城楼,雨槛风棂色色幽。
  灵气凝成多宝瑞,昙花幻出一枝秋。
  烟开乍见铜钲挂,月上重闻玉斧修。
  姓字来年题欲满,风流不减曲江头。
  不料,变生沧桑,清嘉庆未年历经了三百多年风雨的云峰塔轰然倒塌,隆昌人无不为之扼腕呼惜,此亦成为时任知县一块心病。
  清道光元年,山东泽县监生张聘三复任隆昌知县,看到昔日之巍巍古塔,今成一片废墟,不禁悲从心来“慨灵迹之湮没,每望风而生感”,每每想到10年前初任隆昌知县时,登塔观景,吟诗作赋情景时,便怅然若失,决定重修云峰塔。道光二年,张聘三如集县署官员及有关地方绅士,商议重建云峰塔事,并分工准备。就在即将动工之际,张聘三奉令西征离任,重建云峰塔之事搁浅。
  道光五年,直隶任邱举人高兰孙署隆昌县,再议重建云峰塔事,得到各方支持,纷纷慷慨解囊,高知县带头捐出俸银,并亲自规划,聘请最具责任心的人员负责工程管理,选择最佳工匠队伍,准备材料,事必躬亲。谁知刚筑起3层,高知县又奉令调离隆昌赴安县任职。
  道光六年,湖南新华进士魏崧继任隆昌知县。因刚赴任,县中诸事繁多,加之经费拮据,未能续修云峰塔。念成功之不易,便将已建之3层,令人用檐帷遮挡,以免风吹雨打,前功尽弃。
  道光六年,云南建水举人李德润赴任隆昌知县。其就任以来,勤政务实,案牍不扰,棠舍风清,县中诸事无论大小分轻重缓急—办理,并听取了各方面意见,经多方筹措,落实了建塔资金,并征选了一支技术高强、吃苦耐劳的施工队伍,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,艰辛奋斗,终于大功告成,一座巍然壮观的云峰塔方以崭新之姿耸立于高山之巅。
  重建之云峰塔,取“七级浮屠”之意,为7级砖石结构密檐式塔,通高40米,塔顶为宝珠刹尖。云峰塔基座为隆昌优质青条石构筑,六面塔基,每面宽6.20米;砖砌6面塔体,第层6面均开有一圆形小窗。云峰塔整体坐落在石质岩层地基上。塔门坐南向北,入门分两个台阶,左侧有梯步;每一梯步高约20厘米,为青条石铺砌。塔门楣上有当年隆昌知县张聘三书“云峰塔”3个字。塔门宽1.10米,高2.35米,呈拱形,进深1.63米。第二级塔身外北面,有“天开文运”匾额镶嵌其上。塔中柱为砖砌实心柱,由梯步逐级逐层盘旋而上,登76级阶梯直上塔顶。
  云峰塔外墙通体皆用白石灰浆涂抹,故俗称其为“白塔”。塔底层,置一石碑,通高1.75米,宽0.81米,厚0.12米。石碑上刻《重建云峰塔落成碑记》,帮此碑称为“重建云峰塔碑”。碑文为清嘉庆戊午科进士,隆昌人履端撰写。耿履端由进士官咸安宫教习,直隶平谷县知县,有惠政。辞官后主讲荣昌暨隆昌两县书院,门人众多,多有成就,敕封文林郎。
  附文
  云峰塔落成碑记
  进士耿履瑞
  盖闻莲披岳耸,梵宫流多宝之辉;凤翥鸾翔,雁塔寓留题之势。理悟上乘,宰相亦传衣钵;班名玉笋,秀色尤存曲江。此名经共仰天千佛,而浮屠必崇夫七级也。况我隆邑,金鹅焕彩,墨石流芳,山号翠蟾,客踏青云之路;峰坡莲萼,人恭百社之禅。尤灵秀之所钟,而菁英之所萃也。特以宝鸦匿殂,难邀日月之精华;金铎无声,终乏葱茏之佳气。城南五里土地坎,素有宝塔一座,驾培楼而益崇,映澄潭以漾碧,鹊翅排来,风飞雪拥,锦标树去,石立云垂,洵足寄学士之心胸,增文人之壮志者矣。无如云根欲裂,露朵难擎,遂使危磴千盘,悉瘁于风雨,层楼一架,尽委于丘墟矣。壬午秋,邑侯莘田张父台,再握隆篆,慨灵迹之湮没,每望风而生感,乃甫议增修之举,旋奉西徼之行。至乙西夏,邑侯秋谷高父台署理斯邑,始议重修,既匕材与鸠工,更量能而受任。准绳将士,不辞规划之劳;零雨倌人,屡税桑田之驾。乃极苦心之结构,公成宏景三层,而迫既去之行旌,未及元龙百尺。暨我吧侯祝亭魏父台继守是邦,念成功之不易,每量才而课工究之暂驻之檐帷,难俟程工之日夜。后邑侯心斋李父台下车以来,案牍不扰,棠舍风清,分琴弦之余韵,课匠士之经纶,经之营之,不数月而告成。于戏!雨槛风棂,旧是龙蛇之窟;云垂日鉴,新成舍得之宫。捧出一支,与楼峰而俱耸;攒成百尺,偕翠凤以高翔。从兹梯云有路,请看泼墨书名;岁月无愁,停望秋月折桂矣!是为序。
  云峰塔第二层北面塔门,嵌有“天开文运”青石匾额。塔前房屋一座,房屋北面正门东门楣上方书有“题名处”三字。此间为当年拜塔者题名之地。
  古时,隆昌学子凡中举人和举人以上者,县令亲为披红持彩,扶上马背,引其祭孔庙后,游街夸官,然后经大南门出城到云峰关题名处题名,再穿过房屋中堂,至云峰塔北面“天开文运”匾下,举行拜塔仪式。故云峰塔亦是隆昌的文峰塔,是文塔,而不是武塔,它的功用是将县城莲峰所溢流之多宝梵辉,通过云峰塔的“七级天梯”接引直上青云,直达上苍,祈求上苍保佑隆昌一邑文运昌盛,人才辈出,而不是像武塔一样镇山镇河镇妖邪,保一方平安。
  云峰塔,历经百年风雨沧桑,见证着百年历史,脚下流淌着百年历史烟云。1920—1923年间朱德、刘伯承转战川滇时,曾率兵驻防隆泸,在白塔山激战。隆昌解放后,在1950年初的征粮剿匪期间,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的蒋军官兵残部,曾与当地地主武装结为匪棚或化作散匪,利用白塔山一带复杂地形,负隅顽抗。1968年文化大革命“文攻武卫”期间,云峰塔塔身遍布累累弹孔,今天依然历历在目。
  云峰塔顶,不知何年生成一棵黄桷树,已有上百年历史。当地老百姓把看黄桷树的枯荣,用以判断当年收成的丰欠………
  云峰古塔,在群山之巅巍然矗立,蓝天、白云衬托着你坚实的身躯,你俯瞰日月星辰流逝,经受着狂风暴雨的磨砺。云峰古塔,文峰齐天,天开文运,你寄托过一邑绅民、一方执政者及十年寒窗莘莘学子的期冀。你脚下豪堑,身上弹迹,经受战争峰火的洗礼,留下了历史的足迹。
  云峰塔,见证着隆昌的历史。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发表或转载,不代表内江汉安堂观点和立场,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.如有异议或侵权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回复 关闭延时

使用道具 举报

52

主题

0

听众

502

积分

Rank: 5Rank: 5

经验
385
金币
383
奖励金
10
注册时间
2015-12-15
发表于 2016-1-4 15:18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报告!别开枪,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听众

5

积分

Rank: 2

经验
5
金币
0
奖励金
0
注册时间
2015-12-14
发表于 2016-1-4 16:44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呀,,,您太有才了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听众

5

积分

Rank: 2

经验
5
金币
0
奖励金
0
注册时间
2015-12-5
发表于 2016-1-4 19:38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是来刷分的,嘿嘿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听众

5

积分

Rank: 2

经验
5
金币
0
奖励金
0
注册时间
2015-12-15
发表于 2016-1-4 21:47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撸一遍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5

主题

0

听众

119

积分

Rank: 3Rank: 3

经验
101
金币
77
奖励金
0
注册时间
2015-11-28
发表于 2016-1-4 23:09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前排支持下了哦~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6

主题

0

听众

229

积分

Rank: 3Rank: 3

经验
145
金币
83
奖励金
0
注册时间
2015-12-2
发表于 2016-1-5 08:09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广告位,,坐下看看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听众

5

积分

Rank: 2

经验
5
金币
0
奖励金
0
注册时间
2015-11-27
发表于 2016-1-5 09:06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顶起顶起顶起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网站地图|内江汉安堂 ( 蜀ICP备12031032号-7 )|网站地图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199号

GMT+8, 2025-8-4 12:17 , Processed in 0.840979 second(s), 25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6-2021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